时间:2022-12-10 15:19:07 | 浏览:122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华人团体受到很大的影响。因疫情而引发的歧视现象、对病毒的误解让居住着几代华人的唐人街成为了舆论的“暴风眼”。
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目前是西半球海外华人最大的居住地和商业区,近期因为疫情滋生的针对华裔不公正待遇事件频频发生,为此,有着40年历史的民间组织 “守护天使(GuardianAngels)”开始在华埠区域展开巡逻,保障华人的安全,并用中文印发传单,号召更多华人加入该队伍。
“守护天使”组织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巡逻。(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而在这群“天使“中,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儿,叫王小绿。王小绿是生活在纽约的自由制片人,在她看到“守护天使”的宣传之后便决定参加,并记录他们的故事。而就是这次跟随拍摄的机会,她结识了另一个唐人街华人组织——“社区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的成员:老陈(Karlin Chan)。
王小绿和“守护天使”的成员在一起。(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两个组织,同一个目的,这才有了王小绿的短纪录片《守护Chinatown》。而在纪录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陈和他的“社区守望者”的故事。
老陈和他的唐人街
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老陈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管谁家有什么问题,找他总能解决。
纽约唐人街“老炮儿”——老陈。(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今年5月初,唐人街的一个海鲜市场因为只在门口张贴了中文“戴口罩入店”的标识而引发一场巨大的误会。一对男女进入海鲜市场内的时候并没有看懂中文标识,所以没有佩戴口罩进入店内,店员因此跟他们发生了言语冲突,以至最后升级为肢体冲突。
老陈因为受到这件事儿的刺激,创立了“社区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团队,决定亲自上阵,守护自己的街道……
“社区守望者”组织的队服。(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疫情期间,老陈带着他的队伍走街串巷,为唐人街的住户发放双语防疫政策宣传单,还为商户发放双语的“请佩戴口罩入内”标识。除此之外,纽约市逐步“解封”后,餐馆被允许提供户外用餐,唐人街哪家需要向政府申请户外用餐,老陈都会帮忙。
为了改善街道环境,吸引更多人来唐人街户外用餐,老陈和志愿者们每周六一大早就起来,打开消防栓,用水冲刷街道,给之后开门的商户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老陈和他团队的志愿者们清扫完唐人街街道。(受访者供图)
此次疫情导致唐人街许多商家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老陈和他的队伍尽全力收集各类经济帮扶政策,翻译成中文,发放给唐人街的商户们。
老陈说,住在唐人街附近的部分成员手里都会有一个对讲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很快的把大家聚集起来。6月初,因为唐人街发生了火灾,他们还收到了50个匿名捐赠的灭火器,分发到各个商家手中。
成员们巡逻时候发放的双语传单。(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对于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来说,有老陈这样一个熟悉的面孔存在,就仿佛是身边多了一个“守护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
老陈说,“社区守望者”是由唐人街的街坊邻居组成的,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商户来说,有熟悉的面孔照应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中国姑娘和唐人街“老炮儿”
在王小绿眼里,老陈就像唐人街的“老炮儿”。通过拍摄期间与老陈的相处,王小绿不仅了解到唐人街的历史,也意识到保护中国城,不只是安全问题,还要守住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在跟随拍摄的这段时间,王小绿还结识了一位叫Sara的华裔女性队员。Sara不仅参加了“守护天使”,还参加了“社区守望者”。王小绿说,每次跟随队伍去发放传单的时候,Sara都会很细心的跟店家交流,张贴海报时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线杆。对于Sara来说,守护唐人街,就是自己“片儿内”的事情……
“守护天使”和“社区守望者”成员Sara。(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王小绿说,在“社区守望者”和“守护天使”的队伍里,年轻人占极小一部分,队伍中大多都是老一辈华人。对于年轻一代的移民来说,华裔移民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唐人街在他们心中也就仅仅成为了一个坐标。
拍摄《守护Chinatown》,王小绿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呼吁新一代移民去了解历史,并守护这段历史。王小绿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老陈他们身上这种守护家园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想要让更多的年轻华人看到唐人街的重要性,并加入到守护它的队伍中来。”
王小绿和唐人街“老炮儿们”。(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纽约的唐人街载满了华人的奋斗历史,但如今却面临绅士化的危机。作为每一代移民的落脚点,纽约唐人街从最初的贫民窟,发展到如今充满生气的社区。
今年开年以来,唐人街经历了疫情、歧视、经济危机的连环打击。纪录片中,王小绿说:“从老陈等几位‘老炮儿’的身上,我了解到,其实,公共安全远不止是人身安全,更多的是社区的保障,尽管前路艰辛,我们还是要捍卫我们的社区。”
老陈在片中表示:“我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巡街,我们更想鼓励大家主动举报犯罪。”(视频截图自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影片的结尾,老陈坐在唐人街的路口说道:“我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巡街,我们更想鼓励大家主动举报犯罪,我们不是城市别处来的人,跑到其他社区巡逻,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居民。”
作者/编辑:曾小威
部分资料来源:短纪录片《守护Chinatown》
德国疫情反弹,留学生们都在干啥?
“这比保护大熊猫要难!”看中俄如何联手挽救濒危“虎中之王”
“姐姐”火出圈,看看这些华人姐姐们有多厉害!
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据《纽约邮报》7日报道,纽约市警方表示,当地时间12月6日晚,一名24岁的男子在街头向路人索要香烟遭拒后,双方发生争执,该男子被人用刀刺中,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相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纽约邮报》)报道称,该男子名
过去一个月,全球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多事之冬”。在韩国,今年第二次运输行业大罢工已持续两周。在英国,多个行业从12月初相继掀起罢工潮,预计将持续到月底。在美国,《纽约时报》超1100名员工开始大规模罢工,是《纽约时报》40多年来的首次大罢工事
(观察者网讯) “我们请求读者们明天不要使用任何《纽约时报》平台服务”,因薪资待遇纠纷,1100余名《纽约时报》员工当地时间周四(8日)凌晨起发动了一场为期24小时的大罢工。据悉,这也是逾40年来该报社首次出现如此大的劳资纠纷。 据《纽约时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8日,美国纽约,《纽约时报》员工举行为期一天的罢工。人民视觉 图美国《纽约时报》数百名记者和其他员工将在当地时间12月8日展开24小时罢工,这也《纽约时报》时隔40多年来再次举行罢工。据法新社12月8日报道,9日将有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据美国广播公司12月8日报道,美国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很重视灭鼠,甚至还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一种用毒药淹死老鼠的装置。然而,他却因为自己在布鲁克林区拥有的一栋别墅闹鼠患,而被自己所领导的政府罚款300美元,亚当斯对此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8日报道,因未能就合同与公司方达成协议,美国《纽约时报》1100多名员工在当地时间8日罢工一天。报道称,这是40多年来《纽约时报》的首次罢工事件。《纽约时报》8日也发布题为“《纽约时报》工会开始一天罢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报道,致力于治理鼠患的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日前为其因房子闹老鼠被罚款一事提出异议。他认为自己此前已花费数千美元对付鼠患,不应再因房子有老鼠出没被罚款。 据报道,亚当斯
近日,最新公布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全球生活成本指数年度调查中显示,纽约成为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这份调查涵盖了全球172个主要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受俄乌战争和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全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城一地铁列车上日前发生反亚裔仇恨攻击案,三名非洲裔青少年对两名华裔乘客和一名菲律宾裔乘客叫骂并大打出手,导致一华裔受伤。纽约市警仇恨犯罪小组表示,这三人同日还涉嫌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2月8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的数百名记者和大批其他岗位员工8日将开始大规模罢工,预计持续24小时,这是该报40多年来首次发生此类罢工。该报新闻编辑部员工和纽约新闻工会的成员表示,他们受够了自上一份合同到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