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8:02:14 | 浏览:107
我在美国做过了不下10次旅行,但我之前却从未踏足过纽约城。倒不是厌恶,只是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要盲目走进一座城市的情怀里,试着像理解人一样去感受城市,旅行的滋味便会好很多。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纽约呢?
—秩序和混乱并存的大都市—
纽约是我见过最充满矛盾的大都市,它是秩序和混乱并存的
纽约地铁站里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总是拥挤的车厢无时无刻地在提醒着我纽约作为一个大都市的繁荣。但潮湿老旧的站台,躺在台阶上昏昏欲睡的流浪汉和不时飘来的强烈刺激的尿骚味似乎又让我觉得这更像个没落的城市。
曼哈顿的高楼可能是我来美国后见过最多高楼的地方,路上的行人多是步履匆匆,西装革履。但曼哈顿可能也是我来美国见过最多流浪汉的地方,眼神迷离的流浪汉拖着大箱小箱坐在脏乱的角落里,身前放着一个杯子,等待着施舍
纽约可能有全美最多的米其林餐厅,美式,日料,意大利菜,中餐,法餐都有覆盖。
但纽约可能也是拥有最多餐车的城市,几乎每个转角都能见到卖kabob的餐车。
—罗斯福岛—
虽然和曼哈顿只有一河之隔,但罗斯福岛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是喧闹的曼哈顿中唯一的一片净土。
这里没有曼岛的摩天大楼,灯红酒绿,脏乱的街道和胖得飞不动的鸽子。取而代之的只有上世纪建筑风格的公寓楼,简朴的商店,和有点怕人的大雁。
我很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感觉,让我感觉时间静止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发现未曾见过的美。
—日落—
来纽约前,多是推荐去帝国大厦或是洛克菲勒大厦去看场属于这个大都市的日落。但因为多日阴天,我在纽约始终无缘日落。
但临走前的一天,我却在哈德孙河上的轮渡上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日落惊喜。
那天天一直很阴,云层压得很低。我本以为无缘落日,便早早的从洛克菲勒大厦下来,去渡口做渡轮去华尔街和中国城附近吃烧味。
(中国城烧味)
在渡船上,我对没捕捉到落日很是郁闷,刷着手机。突然被过道上奔跑的小孩打断,听他们叫着“look at that, that"s beautiful" 我突然看到宣传外摩天大楼的玻璃被落日打得通红,水反射出金黄的光。
虽然那天天气接近零下,但我也顾不上这些,带着云台就冲到甲板上。尽管手指已经僵硬,但我仍然倔强地按着快门,因为我上次看到如此壮观的落日还是满是玉米地的ohio。
旁边的小朋友尖叫跳跃着,而大人们已经顾不上制止小朋友,拿出手机猛地按快门。
—MoMA—
我自认为我不是个懂艺术的人,但MoMA里的艺术品却让我有种我不懂却大受震撼的感觉。
Moma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就是4楼梵高的《星夜》。这幅画让大家都选择性的掠过很多其他名作,像莫奈的《睡莲》和达利的《记忆的坚持》。
《星夜》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安保不时得提高嗓门提醒大家别靠太近。
“然而,因艺术作品大众化而看清它是愚昧的。对艺术的喜好应该是发自内心,而非暗搓搓的较劲,妄图和看不起的对手在品味上比个高低。”
我虽不觉得画的星空是移动的,但内心却是被这种表现形式所震撼,被这种“真挚”的色彩所打动。
—再见纽约—
纽约对我是座很矛盾的城市,来时总吐槽这里物价很贵,地铁很脏,街道很乱。
但当我真正离开的时候又会无比的想念,想念时代广场的喧闹,nyu附近华盛顿广场的悠闲,罗斯福岛的平和宁静和路边餐车的人间烟火。
在这座城市越久,我就越喜欢他。我努力地记住这个城市的样子带给我的所有回忆,再见纽约。
客官留步
掐指一算,今日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