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纽约:混乱与不安的一年

时间:2022-12-10 18:16:45 | 浏览:69

2021年的美国,在我眼中是混乱与不安交织的一年。起伏反复的疫情、愈演愈烈的亚裔仇恨和种族矛盾、极端天气应对上暴露的漏洞……生活工作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我切身感受到这座世界大都市仿佛一袭遭了虫蛀的华袍,昔日的芳华正在难以修补的裂隙间慢慢褪去

2021年的美国,在我眼中是混乱与不安交织的一年。起伏反复的疫情、愈演愈烈的亚裔仇恨和种族矛盾、极端天气应对上暴露的漏洞……

生活工作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我切身感受到这座世界大都市仿佛一袭遭了虫蛀的华袍,昔日的芳华正在难以修补的裂隙间慢慢褪去。

“斩不断理还乱”的疫情

美国的疫情2021年来已经出现过两个病例激增的高峰,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假期结束后美国的7日平均日增病例曾达到超过25万例;7月,德尔塔毒株来袭,7日平均日增病例数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从约1.4万激增到峰值的16万。病例激增的背后,死亡人数也节节攀升,从2021年年初的30多万例猛增到12月的80多万例。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码头,当地媒体报道称,截至2021年5月,因2020年无处存放新冠逝者遗体而设置的冷藏车临时停尸场仍存有数百具新冠患者遗体。

↑2021年1月1日拍摄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纽约时报广场跨年庆祝活动不对普通观众开放,只通过电视和线上转播,以避免人群聚集。

↑2021年2月2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在头版以巨幅点状图揭示全美新冠疫情。2021年2月22日,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50万例。

↑2021年3月14日,新冠逝者的照片在纪念活动上被投射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上。当天,美国纽约市举行纪念活动,悼念该市超过3万名新冠逝者。

尽管疫苗接种的快速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疫情,但美国的死亡病例总数还是在2021年6月15日突破了60万例。

巧的是,时任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同日宣布,全州提前达到联邦政府提出的到7月4日完成70%成年人接种疫苗的目标,全州大部分防疫措施即时解除。纽约州包括曼哈顿、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内的10个地点同时燃放焰火,帝国大厦、世贸大厦等纽约州地标性建筑同时亮起蓝、金两色,庆祝纽约州防疫“里程碑”。我当天来到位于布鲁克林的临时停尸场外,拍摄下这一景象。

↑2021年6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存放新冠患者遗体的冷藏车停放在一处临时停尸场内。

↑2021年6月15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处临时停尸场内存放新冠患者遗体的冷藏车(前)、庆祝新冠疫苗接种目标达成燃放的焰火(左后)、点亮金色和蓝色灯光的世贸中心一号楼(右后)。

随后,尽管德尔塔来袭,但美国“开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确诊和死亡数字也不断攀升。

↑2021年9月6日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前拍摄的被戴上口罩的雕塑。当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000万例。

↑2021年11月24日,乘客走在美国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内。据估计,感恩节期间,美国人出行规模恢复到该国疫情暴发前水平。

进入12月,德尔塔的余威尚在,新毒株奥密克戎异军突起。截至2021年12月24日,成年人接种率已超过80%的纽约州的病例数连续数天创疫情以来单日确诊新高,最高达到单日4万多例。卫生专家甚至预测,全美将遭遇“病毒风暴”(Viral Blizzard)。

外出采访,我发现两周前几乎无人问津的街头检测点前,如今又排起了长队,百老汇、圣诞奇观等多场演出也因演职人员大量确诊而被迫取消。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纽约州政府重新呼吁民众戴起口罩,接种加强针,减少聚会活动。一切仿佛昨日重现。

↑2021年12月13日,医务人员准备将病人送入美国纽约一家医院的急诊。当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00万例。

↑2021年12月20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排队等待进行核酸检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20日公布的疫情模型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在美主要流行毒株。

↑2021年12月20日,一名街头演员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处临时核酸检测点旁表演。

回顾这一年,美国抗疫策略在第一波高峰过后过分强调疫苗的作用,而逐步忽视戴口罩、避免聚集等其他防疫措施,造成疫情起伏反复。同时,政府急于恢复经济,即使出现德尔塔、奥密克戎这样的强力新毒株也仅是防疫措施上点到为止。如此情形之下,确诊数量上升也就成为必然。

“仇亚”剧增与亚裔的抗议

美国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不断升级。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数增幅超过70%,超过60%的仇恨犯罪案件背后有种族因素。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地区在2021年3月16日发生3起枪击案,造成包括6名亚裔女性在内的8人死亡。愈演愈烈的“仇亚”犯罪引发了全美各地的反亚裔歧视抗议活动。

我所在的纽约市有100多万亚裔人口,这里的抗议活动声势浩大,我采访过多场规模较大的抗议活动,用镜头记录下这个素来低调的群体发出的怒吼。

↑2021年3月21日,在美国纽约,一名示威者参加集会抗议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

↑2021年3月27日,人们在美国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参加集会。

↑2021年3月21日,在美国纽约,人们集会抗议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

其中最大的一场抗议示威活动发生在2021年的4月4日,示威者在曼哈顿下城的福利广场(Foley Square)举行集会后,又进行了路程长约2.5公里的游行,途经纽约市政厅、布鲁克林大桥等知名建筑。这场活动由华裔团体主导,据称得到了400多个团体的响应,数万人参加,把福利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用了一个小时才通过布鲁克林大桥。

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群体工作勤奋、吃苦耐劳,很少公开发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此规模的集会活动是我驻美五年多来采访过的唯一一次。

↑2021年4月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参加游行反对亚裔仇恨。当天,大量示威者在美国纽约举行主题为“停止仇恨犯罪、反对种族歧视、捍卫亚裔权益”的大型集会游行活动。

↑2021年4月4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人们参加游行反对亚裔仇恨。

其实在疫情期间,美国的华裔群体曾多次向当地社区和一线工作者捐款捐物,在全美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们的慷慨捐赠在危机时刻缓解了很多当地医院和警局的燃眉之急。以怨报德,少数政客煽动下在全美蔓延的仇视亚裔情绪令不少人感到寒心。

目睹和追踪这些年美国发生的各种源于种族歧视和仇恨的暴力犯罪,我感到种族矛盾已成为美国沉疴难愈的社会顽症,威胁的不仅仅是某一族群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高温!雾霾!暴雨!——气候变化惹的祸

近年来,从高温热浪、暴雨洪灾到飓风山火,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在持续增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带来的严重影响不仅令发展中国家苦不堪言,发达国家也一样不能幸免。2021年夏季,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严重干旱、山火、飓风和其它极端天气。

7月20日,一则气象局的预警吸引了我:美国西部山火引发的大量烟尘抵达纽约,引发雾霾。我这才意识到窗外灰蒙蒙的不是雾气而是烟尘。我赶紧拿起相机,来到可以看到曼哈顿全景的高架桥人行道上,暗红色的太阳在若隐若现的曼哈顿建筑上显得格外醒目,谁能想到在美国西部肆虐的山火会在几千公里之外以如此的方式呈现。

↑2021年7月20日,一名男子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拍摄高楼笼罩在雾霾中的景象。当日,受美国西部山火肆虐产生的烟尘影响,纽约出现雾霾天气。

↑2021年7月20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笼罩在雾霾中。

↑2021年7月20日,美国纽约的高楼笼罩在雾霾中。

2021年夏天,一波波热浪侵袭美国各地。美国西部数十座城市的高温打破历史纪录,加州死亡谷7月份达到创纪录的54.45度高温,华盛顿州一些地方的地面温度高达63度。东岸的纽约气温虽然没有如此夸张,但时不时连续几天的热浪袭来,也比往年难熬。

↑2021年8月13日,人们在美国纽约科罗纳公园的水雾广场休闲。纽约连日来遭遇高温天气。

↑2021年8月13日,一名儿童在美国纽约科罗纳公园的水雾广场休闲。纽约连日来遭遇高温天气。

飓风“艾达”带来的暴雨对纽约可谓是“致命一击”。

2021年9月1日晚,突如其来的暴雨在纽约上空倾泻而下,纽约中央公园一小时降水量达78.74毫米,全天降水量达181.1毫米。纽约市市长德布拉齐奥当晚宣布,全市因“历史性气候事件”进入紧急状态。

暴雨导致部分街道被雨水淹没,低洼和排水不畅的地区出现积水,我们居住的公寓楼也未能幸免。8点多,雨水从室内的排水口泉涌而出,一楼的积水迅速达到20多厘米,所有物件都漂浮在水中,同事们连忙合力“抢救”重要物资。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图片和视频令人触目惊心,地铁进水、车辆被泡、人们在齐腰深的水中呼救……我立即冒雨赶往曼哈顿、布林克林等受灾严重的区域拍摄,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多。

↑2021年9月2日,美国纽约一条主要道路上的车辆被积水淹没。

9月3日,我又根据线索来到法拉盛一处受灾严重的街区。一位居民在一片狼藉的房屋前告诉我,这个街区由于地势低洼,几乎所有房子的地下室都被雨水灌满,一楼也进了1米多的水,家具、电器和房屋装修全部被毁,更有一户居住在地下室的居民不幸遇难。飓风过后,仅纽约的死亡人数就达到13人,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2021年9月3日,在美国纽约昆斯区,街边堆放着被损毁的家具。

↑2021年9月3日,在美国纽约昆斯区,一户居民在街边晾晒被浸泡的鞋子。

临近2021年末,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成为美国主要流行毒株,纽约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再回全美前列。在这里已经工作五年多的我连续第二年戴着口罩,携着相机,穿行在纽约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记录这个承载着世界对美国大多美好想象的城市在疫情下的真实日常。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开篇曾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世界在变,美国在变,处在大变局之下的纽约,对我而言,指针在天堂和地狱的刻度之间又向下移动了几分。 记者:王迎

来源: 新华社

相关资讯

纽约一男子街头要香烟遭拒,发生争执后被人用刀刺死

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据《纽约邮报》7日报道,纽约市警方表示,当地时间12月6日晚,一名24岁的男子在街头向路人索要香烟遭拒后,双方发生争执,该男子被人用刀刺中,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相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纽约邮报》)报道称,该男子名

《纽约时报》报道:《纽约时报》工会罢工一天!英国,韩国也面临罢工麻烦……

过去一个月,全球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多事之冬”。在韩国,今年第二次运输行业大罢工已持续两周。在英国,多个行业从12月初相继掀起罢工潮,预计将持续到月底。在美国,《纽约时报》超1100名员工开始大规模罢工,是《纽约时报》40多年来的首次大罢工事

《纽约时报》历史性千人大罢工,逾40年来首次

(观察者网讯) “我们请求读者们明天不要使用任何《纽约时报》平台服务”,因薪资待遇纠纷,1100余名《纽约时报》员工当地时间周四(8日)凌晨起发动了一场为期24小时的大罢工。据悉,这也是逾40年来该报社首次出现如此大的劳资纠纷。 据《纽约时

加薪谈判40次未果,《纽约时报》员工时隔40年再“罢工”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8日,美国纽约,《纽约时报》员工举行为期一天的罢工。人民视觉 图美国《纽约时报》数百名记者和其他员工将在当地时间12月8日展开24小时罢工,这也《纽约时报》时隔40多年来再次举行罢工。据法新社12月8日报道,9日将有

纽约市长因自家别墅闹鼠患被罚300美元,其本人不服提出质疑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据美国广播公司12月8日报道,美国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很重视灭鼠,甚至还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一种用毒药淹死老鼠的装置。然而,他却因为自己在布鲁克林区拥有的一栋别墅闹鼠患,而被自己所领导的政府罚款300美元,亚当斯对此难

外媒:《纽约时报》超1100名员工签名罢工一天,40多年来首次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8日报道,因未能就合同与公司方达成协议,美国《纽约时报》1100多名员工在当地时间8日罢工一天。报道称,这是40多年来《纽约时报》的首次罢工事件。《纽约时报》8日也发布题为“《纽约时报》工会开始一天罢工”

纽约市长自家房子内老鼠滋生却拒交300美元鼠患罚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报道,致力于治理鼠患的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日前为其因房子闹老鼠被罚款一事提出异议。他认为自己此前已花费数千美元对付鼠患,不应再因房子有老鼠出没被罚款。 据报道,亚当斯

纽约首次成为全球生活费最贵的城市

近日,最新公布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全球生活成本指数年度调查中显示,纽约成为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这份调查涵盖了全球172个主要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受俄乌战争和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全球

纽约华裔地铁上遭仇恨攻击案:第二名嫌犯落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城一地铁列车上日前发生反亚裔仇恨攻击案,三名非洲裔青少年对两名华裔乘客和一名菲律宾裔乘客叫骂并大打出手,导致一华裔受伤。纽约市警仇恨犯罪小组表示,这三人同日还涉嫌

《纽约时报》千名职工将举行大规模罢工系40多年来首次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2月8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的数百名记者和大批其他岗位员工8日将开始大规模罢工,预计持续24小时,这是该报40多年来首次发生此类罢工。该报新闻编辑部员工和纽约新闻工会的成员表示,他们受够了自上一份合同到期以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酒吧资讯网猫粮品牌网比利时旅游自行车之家调酒师培训网c语言中文官网雅培奶粉评价网黄鳝养殖技术盏记燕窝水龙头品牌网香奈儿奢侈品潮州新闻头条网美的集团A股袁大头银元收藏戴尔电脑评测网
纽约旅游网-美国纽约十大著名景点排名、美国著名旅游景点、美国十大自然景观、全球最美10个旅游胜地、世界十大旅游胜地排行榜、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世界十大浪漫之都、全球十大浪漫旅行圣地、世界十大浪漫爱情圣地。
纽约旅游网 xibibi.cn©2022-2028版权所有